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药处方 > 正文

中药处方模式,中药处方模式有哪些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处方模式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药处方模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中药方剂中标个(冲)什么意思?
  2. 中药处方的开具应以什么为单位?
  3. 为什么中药没有固定的方子?
  4. 有些医院为什么给病人开两张药方?
  5. 中药处方中如何知道,君、臣、佐、使的药物?它们之间各起什么作用?

药方剂中标个(冲)什么意思?

标着“冲”是指这味药,不需煎煮,只需将其磨成粉,待其他药煎煮成或者用液体(水、汤等)冲服——将药含入口中,服汤液吞咽。

蜈蚣粉3g(冲) 全蝎粉3g(冲)”毒性是有但是是人体可以承受的量,再说了之所以用冲服也就是降低其毒性,可以放心服用

中药处方的开具应以什么为单位

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

中药处方模式,中药处方模式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(一)应当体现“君、臣、佐、使”的特点要求;

(二)名称应当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没有规定的,应当按照本省(区、市)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;

(三)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,用***数字书写,原则上应当以克(g)为单位,“g”(单位名称)紧随数值后;

中药处方模式,中药处方模式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(四)调剂、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,并加括号,如打碎、先煎、后下等;

为什么中药没有固定的方子

为什么中药没有固定的方子?

中药有没有固定的方子?有!肯定有!君不见,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汤头歌诀,诸如四君子汤,四物汤,理中汤不一而足。

中药处方模式,中药处方模式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既然有这么多中药方子,为什么又说中药没有固定的方子呢?

这是因为,我国幅员辽阔,南北居民的生活习惯,身体素质有差异,而西部干燥的气侯与东部湿润,都会影响身体素质,更不要说有男女之别,老幼之分,赢壮差,而对于同一种疾病使用同一个汤头,在这个情况下他们的剂量肯定不能一样,侧重点也不一样,因此,就使用不了固定的中药方子。

而对于中医生来说,诊断一个患者的疾病,也是利用四诊手段,使用多种辨证,推论出疾病,从而选出治疗该患者的主方,再根据主诉不适而围绕主方增减药味及剂量,从而达到一人一方,进行特色治疗,从这一角度来看它就沒有固定的成方了。

中医中药虽然是也推出了很多的中成药,比如六味地黄丸之类,以及荆防败毒散之类的颗粒剂,但我认为他们都不属于对特定的患者所给出的特定的药,而是一大类人对这一大类疾病所使用的大众化的成方药,故而,有的人服用了有所缓解,而有的人则说是屁都不打一个。

由此就形成了中药是沒有固是的方子这一说法。朋友们,这就是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,不知合不合大家的口味,欢迊斧正,转发,共同提高!謝谢大家!


要说中药没有固定的方子,这有点偏颇,中医讲究辩证施治,并不是将一种多人齐患的疾病一人一方。比如感冒,在一个药方的基础上,根据各人症状将组药增减。这是最科学的治疗方法了!不是吗?

中药分成药和汤剂。以安宫牛黄为代表的大量的成药是有固定配方的。汤剂类中医会根据不同的人,不同的年龄,性别甚至体重调整配方,这是中医辩证施治的核心。仅以体重为例,相差上百斤的体重用药力道不同很容易被理解。

病和药都有它的秉性丶脾气丶强弱等等。高明医生必有二手:一手驭病。即驾驭病的能力。把病摸透丶弄明白,抓住要害。二手驭药。即要通晓药性丶药味丶药理等。病药结合,施症开药,如将军之临降指挥,每每有所不同,故开方有别。应因人因病因时施方才是真的高手。

中医高明之处在于因人,因地,因时而异,辨证论治,精准治疗。甘肃省肿瘤医院过去对肺癌化疗,有的效果好,有的效果不好。后来用中医辨证理论,把肺癌分为若干类型,发现某种化疗方案只有某个类型肺癌有效。提高了放化疗精准性,减少放化疗浪费和对病人的损害。再加中医调理,效果好。

有些医院为什么给病人开两张药方?

正常的做法是,医院开出处方,患者可以自由打印处方和购药,医院或医生不能指定任何药店。凡是指定药店的,一定有猫腻。特别是开一大堆(没错,这不是形容词,事实就是一大堆)很贵的“补药”“中成药”之类的,需高度警惕。有的医院比较“聪明”,不是指定一家,而是指定附近几家药店,让人产生“自由选择”的错觉,美其名曰“经过医院考察审查合格”之类,简直笑话,药店合不合格什么时候轮到医院来“审查”?……那么,具体什么猫腻呢?无非药店给医院和医生回扣罢了,这种以“钱”为导向开出来的“处方药”,你们敢吃吗??


中药处方中如何知道,君、臣、佐、使的药物?它们之间各起什么作用

特作回答。中药方剂中的君、臣、佐、使是中医方剂组方的基本原则。它早在《内经》中已经提出,如:“主病之谓君,佐君之谓臣,应臣之为使”。元代李东垣说:“主病之谓君,兼见何病,则以佐使药分别之,此制方之要也”。这又进一步指出主病兼病用药的配伍方法。

君、臣、佐、使现又称“主、辅、佐、使”。说明药方中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,也是方剂结构的重要环节,既又明确的分工,又有紧密的配合,进而发挥应有的治疗效果。一个疗效确实的方剂,必须是针对性强,组方严谨,方义明确、重点突出,多而不杂,少而精要,丝丝入扣,直捣病所,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。

君(主)药:——是针对病因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。

臣(辅)药——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。

佐药——1、治疗兼证或次要证候的药物。2、用于因主药有毒,或药性峻烈须加以制约者。3、反佐作用,用于因病势拒肖须加以从治者,如温热剂加入少量寒凉药或寒凉剂加入少量的温热药,消除寒热相拒,药不能进的现象。

使药——为引经药,或调和药性之药物。

李东垣在《脾胃论》中说:“君药分量最多,臣药次之,佐药又次之,不可令臣过于君,君臣有序,相与宣摄,则可以御邪除病矣”。在临床上还要根据辨证立法的需要而定,这样才适合病情,发挥更好的疗效,一般主药少,而辅佐药较多。

明白了吗?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,一叶轻舟85将为你解答,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。未经允许,不得搬袭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处方模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处方模式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