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药处方 > 正文

中药处方辨别,中药处方辨别方法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处方辨别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药处方辨别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中药处方鉴定找哪个部门?
  2.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、味、归经的?
  3. 通过化验能知道中药制剂的药方吗?

中药处方鉴定找哪个部门?

去当地卫生局,或当地药检所。药品检测的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,保证药品的安全性。

药品检测的检测项目众多,有药品质量检测、药品成分检测、药品重金属检测、药品不良反应检测、药品密封性检测、生物药品检测、药品外观检测、药品常规检测、药品理化检测、药品安全检测和药品缺陷检测,药品理化检测

中药处方辨别,中药处方辨别方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1.药品理化性质:药物的理化性质是指物理和化学性质。

物理性质是指药物溶解度,熔点,挥发性,吸湿和分化等;化学性质是指氧化,还原,分解化学反应特征。

药物脂溶性水溶性,会影响药物吸收,分布,代谢,排泄;化学稳定性,影响药物质量及体内过程。它们都跟药物作用息息相关。

中药处方辨别,中药处方辨别方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检测内容:
颜色气味、pH值、纯度、澄清度、含量均匀度、杂质、水分、灰分、酸值、过氧化值、碘值、密度、溶解度、熔点测定、灼烧残渣、干燥失重、蒸发残渣、高锰酸钾消耗量、外观性状、中药材性状。

二、药品安全检测

安全性检查项目:细菌内毒素检查、热原检查、异常毒性检查、降压物质检查、过敏反应检查、溶血与凝聚试验

中药处方辨别,中药处方辨别方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目的:控制药品中存在的,可对生物体产生特殊的生理作用并影响到用药安全的某些痕量杂质。

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、味、归经的?

神农尝百草,辨味而知性;雷公配药对,方渐成雏形。这都是利用了草药的五色五味与五行五方相对应的理论。这样就把草药和人体的病,天时地理融为了一体,融会贯通。根据草药的性味进而确定其归经。

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,古人是怎么发现药性的?

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毒”,中药的药性是许多古人亲自尝试得出来的结论。许多人会觉得奇怪,品尝药物不就可以知道药物的味道吗?又怎么知道药物的作用呢?是因为古人的内心非常安静,服完中药以后,静静地体会药物在体内的作用。这就是第一本精细的药物学专著——《胎胪药录》。

什么称之为《胎胪药录》呢?就是因为人在服药以后,将呼吸调解到非常平稳,心率非常缓慢的状态,就如同胎儿对外界没有任何认知,当然外界也没有任何干扰,这样体会药物的作用方向,作用部位,以及作用效果。对这本药书的记录不多,但是却出现在了仲景先师的《伤寒论》中,仲景先师正是撰用了《胎胪药录》,才使得《伤寒论》中所记录的方剂药味少,效果好。

古代的中医都是***取“师带徒”的模式,顾名思义就是师傅带着徒弟。学徒的几年可谓相当困难,刚开始给师傅打杂,洗衣做饭、打扫卫生,很多杂务都是徒弟在做,接触药物也只是极少数的。从这些杂物中磨炼性格,后面跟着师傅到处去***药、炮制药物,会认识整个植物生长环境,这些对认知药物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
许多中医都有尝药的习惯,每一味中药都要亲自尝过,与书中记载的功效相对比,看看有何差异,随着时间的变迁,药物的生长环境,加工炮制可能出现改变,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无疑是更正确的。

可能中国古代医者几千年前就估计到了,几千年后你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,所以流传下来了神农尝百草和黄帝内经的说法,免得后人不知怎么回答你。开个玩笑,别在意。

估计应当是经验的逐渐积累和总结,并非一蹴而就。如果一次就完成了的话,也不会有后世那么多的医案集锦、本草纲目、伤寒论、金匮要略、……等等。

您好,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,古代医生判断药物的性味,归经,功效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,很多人抛开中医的理论,以单纯的医疗实践来解释药物的性味是不确切的。简单的理解为“入口知味,入腹知性”,必然有失偏颇。实际上,药物的理论支点还是根于中医阴阳理论和中医整体观念,现将收集到的资料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,仅供参考:

一.气味是判断药性的主要依据

这里的气和味是分开谈的,气可以理解为鼻子闻到的气味;味是口中尝到味道,鼻与口上下之间也要分阴阳,中医认为鼻吸天之清气,属阳,口尝地之五谷,属阴,所以,《内经》说“鼻通天气,口通地气”。

气为阳,味为阴~《黄帝内经》

气味偏盛的药物,多属阳,升浮发散而走表,走阳经,走六腑,药性多性温或微寒

味道偏盛的药物,沉降收敛而有里,走阴经,走五脏。药性多性寒或微温

气味俱盛的药物,升降兼备,表里通入。

气味俱薄的药物,多轻浮走上,走而不守。

气含阴阳,则有清浊~清.黄元御

1.气属阳,阳主动

神农尝百草,用口尝和闻的方法来判断药物的性味,归经,酸走肝,苦走心,咸走肾,甘走脾,幸走肺,比如吃了幸味的食物或药物,会出汗和***有发热,那此药走肺大肠经,性热,等等。

通过化验能知道中药制剂药方吗?

目前的枝术无法真正了解中药所含的成份,实验所得成份只是其中极小的几种,使用中药的过程就叠加成份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,至使最终的化合物治疗疾病,有人提出中药的标准化,不是制砖给你个标准尺寸,要是这样老中医无经验可谈,也就不须要传承人了。

最新《中华草药》记载共有中药8980,加强少数民族用药达到12800。

现代科学如果通过化验,测出中药制剂的成分,如果想做的话,技术方面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

但如果要测出药方还是需要***的手段,方剂除了组成的成分,还包括各成分的量剂,这个如果仅仅用[_a***_]的大类比统计是不科学的。

但现代市场流通的中成药,其组方和剂量都是有古方可考的。

不可能,曾经美国药物研究科技人员对雲南白药进行研究分析,想知道云南白药配方里面药物有哪几种药物组成,经过研究分析只知道有效药物的成分。如:生物碱、皂甙、黄酮甙、蒽甙、强心甙、挥发油、树脂、鞣质、氨基酸等等。

首先我们得明白,科学不是万能的,科学是建立在现代数学,物理,化学上面的,随着这些学科发展,科学能够发展,大家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,像几千年前,大家的认识就是天圆地方,再后来地心说,再后来才是日心说,随着现在各个学科发展的停滞,科学发展的速度也在停滞,科学能够解释一部分中医,但是解释不了中医的所有理论。

中药方剂是中医的智慧结晶,其中仲景所做伤寒杂病论,其中的经方方剂现在使用依旧效如桴鼓,但是我们真的能够知道其中能够起作用的成分是什么么?我给大家举个例子,生石膏这味药是伤寒论中常用的药,用于治疗阳明病,退热效果很好。

这个药怎么个神奇法呢?大家应该知道生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,是一个难溶于水的物质,我取一升水,煮30g石膏也就溶于水一点点,我取90g石膏,溶于水的还是和30g一样的一点点(不明白的回去学化学),而病人是喝下去这个汤剂,也就是熬得这个汤,不管是30g,90g,还是200g,它含有的CaSO4应该是一样的,但是对于病人来说,效果200g>90g>30g,有的人用多了还拉稀,就像吃了凉东西一样,你说是什么物质起了作用?不知道啊!科学检测不出来啊,而这样的中药还有很多很多。

至于能检测出来的中药,也有很多,一个药对于治疗什么,影响什么可以记录的很清楚,但是一个方子有十几味药,作用和影响不是简单的叠加,这就难了!所以现在化学还没说能够把所有的中药药理,方剂药理整明白,这个需要我们的科学继续发展。

相信未来大家会发现中医的秘密,中医中药治病的原理,但是在这之前,踏踏实实的传承继承好中医才是最重要的事,所以关注一下中医在线吧,可以到***学习一下哦!

中医在线,中医传承第一平台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处方辨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处方辨别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